預估學習時數 -
教材時數 -

試閱為何人人都該培養商業思維?

商業思維是組織共同語言

我第一次在公開的媒體中談論什麼是商業思維,是在哈佛商業評論的網站上,當時我說商業思維是可以用來建立組織內的共同語言,大幅減少溝通問題。

為什麼我這樣說呢?這得回到我 2016 年的職場體悟了。

這些年來,頻繁且大量的與各種不同領域、位階、背景、行業的人溝通,也參與過數百個專案的日常溝通,而一件事情能否高效完成,仰賴的就是溝通,由其實跨部門專案,溝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大家都懂得這道理,但真的做的好的人實在太少,我認為關鍵點在這,多數人並不具備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的能力

做業務的,不會理解研發,做研發的,也不會理解業務,彼此之間總有許多誤解與糾葛;基層員工不理解主管,主管不理解老闆,老闆更不明白為何員工總是跟他站在對立面,彼此間的壁壘愈來愈大,在解決問題與確認需求時,往往需要反反覆覆多次,並一再討價還價,歷經多次修修改改,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妥協於一個雙方可接受的版本。

其實雙方的角度(老闆.VS.員工、業務.VS.研發)、知識領域(銷售、技術)、承受的壓力(業績、專案)本來就不同,考量點本來就很難完全趨於一致,我原先認為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直到近三年我投身互聯網企業,公司的推進速度飛快,為了讓決策更高效,為了讓專案做錯重來的機率降低,也為了讓公司整體的業績能一路倍增,我興起了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的念頭。

如果,能讓所有人的溝通都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那一定會很高效,但問題是那條水平線是什麼?又要怎麼做到呢?在2016年我花了幾天的時間構思了一個基本架構,如下圖:

image

我先初步把公司內人與人溝通過程最常出現落差的原因歸因於兩個層面,一個是組織位階,愈高層的老闆,通常愈是策略思維與經營導向,而愈基層的員工,通常愈偏執行與作業思維;一個則是專業領域的差異,功能部門諸如業務部、行銷部、客服部,他們通常著眼於解決面對業績、客戶時所遭遇到的問題,並依此提出他們的需求,這些需求多半是單一功能,而接收需求的研發部門呢,與功能部門通常形成一種極端,會希望找到問題的共性,並系統化、根本的解決問題。

剩餘 1719 字,前往 PPA 內容試看 立即取得本篇【為何人人都該培養商業思維?】

前往 PPA 試看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