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出社會第二年,我開始承接部門管理的工作任務,平均一週工作 70-80 小時,在工作中有許多的學習與斬獲,於此同時,我也重啟了學生時期寫文章的習慣,開始分享許多技術與技術管理相關的文章。而在公司內,還會不定期舉辦教育訓練,並且陪同業務部門到客戶端直接處理各類問題。
隨著年資漸長,我要處理的工作任務變複雜了,除了帶領團隊外,也因為接手了陌生的任務,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學習過往不熟悉的專業領域,像是產品、行銷、營運等等。所以除了工作之外,下班後的時間,我花了比以往更多的時間閱讀跟學習。但我仍然繼續寫作、演講,而且承接了更多公司內的教育訓練任務。
我在 2015 年時,生活進入最忙碌的狀態。
我每天通勤台南-台北,扣除通勤的 4 小時,我每天的工作時間也不短於 10 小時,我的雙胞胎女兒出生,生活變得更忙碌,而在差不多的時間點,我接任了公司維運負責人與 PMO 負責人的工作,工作量與壓力堆到了峰值。但在這段最忙碌的時間裡,我還是一年讀將近 200 本書,還是舉辦了很多場公司內的教育訓練活動。
很多人經常問我:「你是怎麼做時間管理的?怎麼有辦法做到這麼多事情?」
但其實,時間管理只是一件事,關鍵是決定「把精力放在哪」。人的精力有限,時間也有限,很難同一時間處理大量複雜的任務。
能高效平衡工作、生活、學習與娛樂,仰賴的不是單純的時間管理,而是涉及以下幾個關鍵事項: 自我管理:關鍵在於建立習慣,讓高效成為一種個人習慣 關係經營: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花大量的時間與他人互動,若我們無法處理好彼此的關係,就會耗損大量的精力,也會衍生很多負面的情緒,進而影響我們做的每一件事 核心思維:建立起自己對某些事物的信念,把握自己可控制的部分,而非將希望寄託於他人 工作方法:機會向來不是給等待的人,而是給主動出擊的人,用對方法,聰明做事 心態:生活不是只有拚跟衝,有時認輸,盡快重啟新局反而是個好的選項,休息也不是一件罪惡的事,適度的耍廢與放鬆反而能為自己供應更多能量
在這堂課程中,我將與你探討 36 個對我很有幫助的關鍵思維。
課綱(目前已上架)
歡迎加入「高效工作者的 36 個生活訣竅」
- 高效工作者的 36 個生活訣竅 |2022/10/21 起更新
授課老師
學習貝
- 預估學習時數(含練習)-
- 教材時數-
課程形式
- check 直播
- check 影片
- check 音檔
- check 文章
- check 練習
- check 表單
- 預估學習時數(含練習)-
- 教材時數-
課程形式
- check 直播
- check 影片
- check 音檔
- check 文章
- check 練習
- check 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