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學習時數 -
教材時數 -

試閱數據力課前暖身:讓數據地圖成為組織溝通藍圖

image

在組織中,溝通的問題往往是我們最大的難題之一。

做專案時,一旦遇到跨部門溝通的問題,專案的複雜度就會大幅上升,因為我們總是得跟不同部門的人協調人與事,而當碰到的人不一樣時,獲得的結果也可能出現明顯的差別。

推動敏捷或 OKR 這類制度時,在導入過程中,我們除了強調要有高階主管的支持外,更重要的則是頻繁的對齊與溝通。因為我們清楚,唯有當我們對一件事有相同的認知與期待時,才算是具有共識,也才能群策群力的為一件事情而努力。

更甚者,因為隨著組織長大,分工愈來愈多元,有些部門如銷售、行銷,本身所負責的工作任務在公司業務的最前線,所以會直接承擔具體的業績成果,工作表現很容易被量化。而產品、研發、客服,乃至於其他的職能角色則是間接對業績負責,工作表現相對不容易被衡量與被看見。

而這也導致我們在溝通部門價值與個人績效時,很容易產生不公平感。而這些,都是組織內經常被提及的溝通問題。

過往談到溝通問題時,我們最常提到的解決方法就是藉由「人與人之間更頻繁的溝通」來盡可能確保彼此的認知是一致的。這個方法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溝通的「意願」是一切溝通的基礎,少了意願,我們只會在必須溝通時才會找彼此溝通,而且我們的目的只是為了談好這次的事情,而不是為了建立長期的溝通方式。

溝通的意願,是基礎,但並不是有效溝通的全部。要做好組織內部的溝通,我認為有幾件事情很關鍵。

第一,溝通意願,沒有意願,團隊就很難有共識,更遑論緊密合作。

第二,共同語言,當兩個人溝通時,我們是否用了雙方都能輕易了解的語言進行溝通,也是我先前提到。當一個人談著業績,另一個人卻談產品品質時,兩個人要找到共識是不容易的。而當雙方都能用相近的語言來溝通時,溝通的效果一般會大幅上升。

第三,溝通藍圖,為什麼多個人一起拼一張 5,000 片的拼圖,我們只要先定義好步驟,彼此就能有效分工,很少會出衝突?那是因為我們對於最終的成品有共識,對於展開工作所需的步驟也很清楚,每個人負責拼哪部分的分工也很明確。

成品樣貌、工作步驟、分工,這就是所謂的溝通藍圖。過往我們總是在彼此內心描畫這個藍圖,然後在每次的溝通中認為彼此已經取得共識,但其實我們必未充分對齊。因為我們對藍圖的想像其實是不同的。

愈大組織的跨部門協作工作愈頻繁,溝通藍圖的重要性愈高。許多組織的溝通,大多著眼於溝通意願,而忽略了共同語言與溝通藍圖。

共同語言這部分,在過往我曾經分享過商業思維是組織內最有效的共同語言,只要大家對商業都有一些基本的認識,經常使用商業語言溝通,溝通的效率肯定會有所提升。

而今天,我想進一步跟大家聊聊溝通藍圖

溝通藍圖

不曉得你是否有與室內設計師合作的經驗?室內設計師在與案主溝通時,一般會先繪製一到多張平面設計圖,這張平面設計圖會將房子的空間作等比例的縮放,讓空間的配置可以在 2D 的狀態下先做初步的確認。

這張平面圖,就是設計師用來跟案主溝通的溝通藍圖。當設計師跟你說主臥室,你就會看到平面圖中的主臥室的位置,你不會誤解成客廳,而當他跟你說主臥有三面採光,你會看到有三個面都確實都有留下窗戶的圖示,你不會將它誤以為是一道牆。

如果案主想要進一步確認空間感與配色,設計師會另外出 3D 設計稿,或者搭配虛擬實境的技術讓你可以在 3D 的環境中瀏覽未來完工時的樣貌。

image

設計師所使用的 2D、3D 設計圖,就是設計師在與案主溝通時的溝通藍圖。而正是因為有這個溝通藍圖,讓設計師能與不具設計背景的案主之間有效溝通。如果沒有這個溝通藍圖,就算設計師的溝通技巧再好,再有耐性,溝通起來都是事倍功半的。

而設計圖之所以能成為有效的溝通藍圖,主要原因有幾個:

第一,設計圖是

剩餘 3008 字,前往 PPA 內容試看 立即取得本篇【數據力課前暖身:讓數據地圖成為組織溝通藍圖】

前往 PPA 試看完整內容